面向对象分析(一)
分析即把用户需求转换为系统需求
[TOC]
面向对象的主要步骤:
- 识别对象
- 组织对象
- 定义对象之间的关系
- 定义对象的操作
- 定义对象内部细节
领域(用户角度) 系统(开发人员的角度)
概念模型:表示了问题领域的“概念”及其关系,也称为领域模型。UML图形表示为“没有定义操作的类图”。概念类 == 领域概念
如何找到概念类:
1.概念模型 即“名词法”
重用或者修改已有的模型
借助行业,公司内部法的“概念类列表”
☆在需求描述中查询名词(短语):
1.在问题领域的文本描述中,标识出名词,名词短语,把他们作为候选的概念类或者属性。
2.对发现的名称短语进行分析,辨别是合适的概念类吗?概念可以合并吗?等等
3.定义概念类之间的关系4.定义概念类之间的属性
注意:
不能机械的转换“名称”–>“概念类”
自然语言描述的文字有歧义,重复,一词多意,一意多次等,要仔细 分析
比如英语,复数一般就不需要了,students\student,只要student即可。
名词法案例:用例:废品回收机
2分析模型法(边界 实体 控制)
2.1分析模型法定义
2.2特性:行为, 展示(输入/输出) ,信息
2.3分析模型的表示符号 边界类 控制类 信息
2.4分析模型的语义
实体对象对显示系统状态的信息建模。这些信息通常用于记录操作的效果,因此与系统的行为相关。边界/接口对象对输入和输出以及处理它们的操作建模。控制对象对功能/操作进行建模,用于验证和决定是否处理接口对象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实体对象,或以其他方式传递。
分析模型案例:废品回收机
找到和接口相关的概念:打印机接口 用户面板
找到和实体相关的概念:罐子 计算 保存数据的
找到控制相关的概念:代表的整个系统 Depoist item receiver
3.CRC法,类、职责,协作
见下篇